镜头下别样的建筑肖像丨民间建筑,异彩纷呈的中华建筑文化

The Beauty of Architecture

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,主要集中在西南、西北和东北各地区,居住上呈现着小聚居和大杂居的特点,因之诞生了各自发展又相互影响的少数民族建筑文化,构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。

瑶山古寨一角 肖芳 摄

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分布于祖国秀丽的山川之间,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文化的沃土,异彩纷呈,多姿多态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,如蒙古包、苗族吊脚楼、侗族鼓楼、傣族竹楼、藏族碉房等,大大丰富了中国民居建筑的整体风貌。

剑河基佑村 肖芳 摄

苗家风雨桥 林剑 摄

苗家风雨桥 林剑 摄

藏族民居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,色彩鲜明,性格粗犷;游牧民族蒙古、哈萨克族为了适应游动放牧住帐篷毡房;

纳帕海边的藏族民居 赵欣 摄

香格里拉市区 赵欣 摄

香格里拉市区藏族民居细节 赵欣 摄

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,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,艺术性格质朴古拙;

寨沙侗寨又被称为“月上寨沙 ” 肖芳 摄

地扪侗寨 黎敬程 摄

堂安侗寨 黎敬程 摄

小黄侗寨 黎敬程 摄

苗族历来依山傍水,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,叫“吊脚楼”;还有水族、白族、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,也都各具异彩。

水葩古寨 肖芳 摄

水葩古寨 肖芳 摄

这些民族的民居建筑是人类智慧创作出的艺术作品,如同闪烁在夜空的点点明星,与汉族民居建筑一起,共同组成灿烂的中华民居建筑图。

云舍村 肖芳 摄

云舍村 肖芳 摄

图/贵图云图库

【责任编辑:许聃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