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天荒了!央行罕见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0%

终于降准降息了。

今天早上,央行、证监会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召开了金融政策发布会,内容很多,有些也很重磅,我们来做个重点解读。

央行一口气宣布了十项金融政策,从总量政策上来说,有这么几条:

1、降准50BP,释放了1万亿元流动性;

2、降息10BP,主要针对7天逆回购,当然LPR也会同步下调10BP;

3、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0.25%,这是降低购房的门槛;

从总量的力度上来看,并没有那么巨大,还是以呵护流动性为主,中美即将在瑞士展开第一轮经贸会谈,当前出台政策目的还是稳定国内的金融市场不出现大幅波动,加上人民币在假期间升值打开了政策空间,所以政策目标是“维稳”,而非去年924年那样的“大转向”。

但总量之外,结构性货币政策有三个非常大的亮点:

第一,重点工具,增量减价

这次的发布会,央行将一系列的再贷款工具进行了“加量”和“减价”

(1)技术改造再贷款:5000亿——>8000亿;

(2)支农支小再贷款:增加3000亿元;

(3)将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,总额度8000亿元

(4)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

这些工具的专项利率全部下调了25BP,从1.75%降至1.5%,比全面降息的10BP降低的力度要大很多,说明技术改造、农业/小微、资本市场、服务/养老是中央层面希望重点发力的方向,要通过“精准滴灌”来提供更多的资金。

第二,将汽车金融公司、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5%调降至0%。

这个信息非常值得关注,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,因为央行罕见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0%,这真是破天荒了。

过去行业总是普遍认为,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有一个刚性5%的下限的,央行无论再怎么降准,都不会低过这个下限。而现在存款准备金率只有6.2%的水平了,离5%的隐性下限只有一步之遥,所以业界普遍认为,降准可能已经“没有多少空间”了。

而央行这次把汽车金融公司等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为0%,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市场:没有什么5%的隐性下限,未来降息降准的力度还非常非常大。

这相当于给了市场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,从预期和情绪上就能极大提振市场信心。

第三,央行首次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。

这也是个新突破。

之前能发行科创债的,基本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国企,普通的民营企业基本很难发行,原因无外乎:信用低、抵押少、风险大、期限短。

正因为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很难,地方政府、金融机构都不敢买,也不敢放款,所以央行就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式,来直接购买金融机构手中的科创债,来分担地方政府、市场机构的损失风险。

这相当于是央行直接给民企直接提供低成本、长期限的科创资金来源,也就是“货币直达民营企业”,央行成了民营企业“最大的靠山”。

背后的信号,就是支持民营经济,支持科技创新。

证监会的发布还有一个亮点,就是吴清主席说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快要发布了。

核心是要改变公募的收费方式,以前是不管做好做差,管理费都照收不误,等于是“旱涝保收”,以后不行了,以后要搞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,业绩好的多收,业绩差的少收,让市场来投票。大家呼吁了很多年的事情,终于有了改变,这对公募的收入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。

今天就先说到这里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