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香港人都愿意请菲佣,看完王灿,背后的原因就清楚了。
菲佣有自己的职业规则。喊雇主“太太”,一板一眼,工作认真负责。反观不少内地阿姨,虽然同样挑起家务活的大梁,却在态度和行为上显得有点“接地气”,甚至还有点“深入家庭”。有时候把孩子交给阿姨带,自己回来一看,还得被反过来嘱咐:“你帮我看会儿,我去跑趟事。”这场面让人心情复杂,一瞬间仿佛雇了个“亲戚阿姨”,家里的主次反倒模糊了。
干活方面,菲佣的专业培训起了作用。卫生从不马虎,死角都不放过,像是一套标准化流程一样执行。而一些内地阿姨,虽然也很勤快,但手一抹、脚一踢的“快捷式”完成让不少细致的雇主直呼费劲,自己还得悄悄收拾漏下的衣角灰尘。再说做饭,菲佣会端出西餐,烤面包、煎牛排样样在行,能适应不同口味的雇主需求。而多数内地阿姨,拿手好戏是朴实的家常菜,想要来点特别的路子,可能就不太凑巧了。
语言能力是菲佣的一大优势。英语流利的她们不仅在日常沟通上更有主动权,对注重教育的家庭而言,还能辅导孩子的英语作业,这一点让不少家长动了心。而内地阿姨的语言技能则稍显不足,虽说辅导作业未必是刚需,但多一种帮助总不算坏事。
在工作态度上,规矩也是要谈的。菲佣遇事从不乱来,休假都提前打声招呼,从不偷偷摸摸搞“突然离岗”的戏码。内地阿姨则多了一些随性,家里有点事跑一趟,还是会让雇主不知所措。再加上作息时间的配合问题,耐心起早贪黑的菲佣似乎又胜出一筹,而内地阿姨更倾向于有规律的时间表,稍微变动难免引发不便。
对于香港不少家庭来说,菲佣似乎更像是“体贴又稳定的全职帮手”,既不抢戏也不模糊界限。而这背后,一个专业化服务行业的成熟与需求对接的巧妙成了关键。至于雇谁合适,还得看谁家更适应哪种节奏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